查看原文
其他

市政厅年度总结:关于过去,关于未来

2016-01-03 市政厅


新年来得似乎总是太快。2014年的最后一天,曾写过一则年终总结,里面提到的伙伴,各自还在路上,并在不同向度获得了更大的进展告别2014:市政厅小秘书的年终总结。盘算这一年的变化,尤其是身边伙伴们的成长,我们又不禁自问:“这些真的是只在一年之间发生的么?那我们自己,又做了一些什么?”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年的最后一天,赶去和朋友一起跨年夜小聚的路上,过马路等红绿灯时,听到身旁路人谈论一年前的外滩:一人感慨上海这样管理完善的城市,在陈毅广场搞个活动还是意外难免,另一人则指出,实情是没有组织者,市民不知往年的活动已变了地点和形式。


的确,很多人忘了城市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因此,我们必须时时传递这样的内容,去深入研判,进而传播,让城市和市民能够思考和记忆。


跨年夜


时间拉回一年之前。还记得,在2015年的第一个小时,我把大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发出,又发了若干红包,带着跨年之后的新鲜憧憬,正要入睡时,却发现单位群里传来外滩的图片,画面传达出惶急气氛:人群疏散需要时间,但内圈却有需要急救者。在那个第一时间,我们得知的伤亡人数,只是最后公布的一半而已,但这已使人不敢相信,这会是在上海发生的事。澎湃新闻是第一时间发出这条消息的媒体。不少与我一样未曾入睡的人,都霎时难眠。


特大城市管理出了什么问题?其他大城市又是怎样搞跨年活动的?各个学科领域,譬如空间管理、信息组织等方面,又如何看待与解决相应的问题?是否更多问题出在人身上,而非技术层面?


元旦假期基本上没休息。从刚结识的青年作者、大学同学,到资深教授,挨个微信请教和约稿,还拜托了同行朋友,帮忙联系到危机管理专业的老师。最后有了来谈纽约柏林悉尼的跨年活动组织的文章,以及从城市危机管理角度论述踩踏相关规律的文章。意在告诉人们,这与所谓“非理性”、“市民素质”根本无关。


如果是正常组织活动,这座城市本来绝无失手的可能性。在事故通报乃至调查结果公布后,人们发现,外滩的事故源于“无组织”,故而也没有责任人。原先的灯光秀已改了形式以及地点,规模大为缩小,但并未广而告之,故知者寥寥。新年0点时,聚到观景台上的人发现啥也没有,就要下来,而下面的人则想上去,形成对流;同时,因为这里并没有官方组织的活动,对应的警力也十分有限,人群得不到有效导流。与公共场所对应的人流密度监控,亦因各部门数据不共享而无法做到。


对此,我参与执笔了一则澎湃社论(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96224)。这一年来,也在一些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论坛上,听到许多学界、业界针对此事的报告。大家与我们一样,列举了诸多案例,而后又表示,这些东西,国内做得最好的,其实还是上海。但偏偏就是上海,出了这样的事情。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今年就有了非常可喜的改进。新闻里说,跨年夜上海警方全员上岗,并首次投用人流聚集风险监测系统。


返乡笔记与造乡


从“市民性”的角度,讲述城市及城镇化的论坛,上海目前唯有“我们的城市”。长久以来,我们与论坛的组织者合作,乃至参与组织和选题操作。将这一面的思考与分享,呈现给更多人。


去年,赶在大年二十九,我把几天前“我们的城市”市民论坛上,上海大学博士生行藏对“回家过年”这件事的分享,略微进行了一些编辑,就分别在澎湃和微信上发出去了。这就是著名的博士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究竟看什么?)。其中描述了乡情的淡漠、故乡的凋敝,感叹自己所学无用。


在当下城镇化的进程之下,乡愁无疑会被迅速触发。我虽然在论坛现场就感触颇多,心知这则笔记会打动不少人,还会引起争议,却也很难想象,它后来会在这个春节假期取得这样大的影响。从对作者家乡乃至更多乡村的关注与分解来信|不必“近乡情怯”:另一面的乡村,到一味拯救乡村是浪费基础设施投资、不能用乡情代替贫穷等质疑来自辽东的返乡随感:我为什么不怀念故乡,以及“教育能否拯救乡村”女博士也有话要说:如果真爱家乡,知识不会无力的争论,舆论热点大量生成。还有许多关心乡村的人,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譬如:一位博士后的回乡观感:现代生活冲击下,故乡只是在不断调整姿态来自湖南的返乡笔记:不安分的村庄,活力以及隐忧,等等。


乡村与乡村不同,对待乡村,我们或许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方案。最后,可能要归结到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爱家乡,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它?知识分子又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参看其他国家的情况,乡村可以有多少种可能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许多不同角度的分享。至今读来,仍有余味,也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后台回复“返乡笔记”就可以看到它们。这将不同学科的学者、乡村营建组织、从事乡村商业的人、设计师与艺术家、热心于乡村的普通人,关联到了一起。


在我看来,人们对这篇文章突如其来的热情,正喻示着对乡村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难道所有的乡村,都一定要凋敝吗?在食品安全令人忧心的时候,人们认为,自己需要更好的空气和水,而无污染的特产与风景,需要被重新定价“新农人”可以成为活化传统乡土的新依靠既然信息便捷、交通完善,依托乡村的个体户,也就成为可能来自淘宝村的观察:互联网或能拯救乡土社会;而远程办公加上高铁,企业管理者住在村里,每周通勤进城一两次,也并非不行城市案例|一种城乡互动:德国的“通勤村”朗根巴赫亚洲其他国家,也在应对这一类处境,并有一些制度设计社会创新|为故乡凋敝叹息?日本的“故乡税”让人成为拯救者


趁着这样的热议,上一个春天里,我们与伴城伴乡做过“乡村的消失”的沙龙讨论。著名的学者与实践者、管理者,也在交流之中擦出了火花。(市政厅沙龙|“乡村的消失”讨论实录:商业、文化与乡村前途市政厅沙龙 | 把要消失的乡村拉回来:郝堂的实践


或许与创业一样,造乡也是一个兴奋而艰辛的过程。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多数乡村终会凋敝,一如大多数初创公司必定命数不佳。但一些人仍然认为乡村值得去尝试,让它更好更长远地活下去。


而伴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出现的,则是一种现象:能在媒体上传播的大多数故事,均有励志鸡汤的味道,或“燃”或“小清新”;而失败者则悄无声息,成为另一种意义上“沉默的大多数”。在“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谚语,在某种程度上反过来了。


从这个角度说,这是属于传播学的时代。PPT、商业计划书、发布会这些传播载体,愈发被强调。依照媒体的书写方式,拿到多少轮融资也成为一个创业者有多成功的指标。这似乎昭示着,依靠口才把故事讲好,造乡就成功了大半,接下来的就是出名、人流纷至。其实,这下面可能隐藏了很多内容。


有些扯远了。这里想说的是,虽然传播技巧是必需的,但仅有“想象空间”,还是不够的。当然,我们也相信,那些有情怀的机构,商业的或者非商业的,可能会采用更多手法,把一些东西更好地坚持下去。我们期待看到可持续的改变发生。


这一年来,我们认识了很多村子与小镇。我们希望,能长期跟踪下去,看它们未来的变化与命运,比如上海浦东新场造乡|更新中的新场古镇:艺术与乡民之间河南信阳新县西河造乡⑨何崴:在乡村怎么和乡亲一起盖房子苏州昆山锦溪市政厅沙龙|锦溪村落的复兴转型尝试、浙江松阳平田,以及很多很多望乡|传统手工艺的危机与契机:泽雅手工造纸村落考察望乡|那些正在重返农田的中国农民:来自长三角长青沙岛的调研造乡⑦敬惜有缘:孙君谈高椅村和乡建之路


在“造乡”的系列案例之外,我们还请专业人士进行了专项分析,而即便是专门的一项,也未见得是一个学科可以涵盖的。比如,怎么看淘宝村望乡|当前的土地利用政策是怎么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来自浙江丽水的调研乡村公路的安全问题望乡|农村公路从业者:农村公路数据很美,隐患很大专业农区的建设造乡⑾|专业农区如何发展?来自规划学科的思考,等等。我们更有多篇文章,来阐释非常关键的土地问题。这里实在要感谢各位师友的信任与帮助。


世事轮回。在这个春节之前,我们正好又要去探访古村。纸上谈兵终觉浅,我们希望,能直接收集到直面关心现实的年轻人对乡村所发生的事情的看法。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在“返乡笔记”之后的一种延展。


专车与共享经济


或许更多人没有注意在微信上与“返乡笔记”同时发出的另一篇文章再论专车:一锅迟到的夹生饭,但它无疑是这一年来城市领域的另一个热点:专车之争


这可能是公共政策研究者们近十年来头一次,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上,产生如此之大的分歧。这一年来,在微信群中,因无法达成共识而一时“友尽”者,实在为数不少。


实际上,在专车问题上,商业逻辑、公共品的管理要求、社会稳定等诉求混在了一起。不仅在中国,国外城市对此也多有争议,支持与反对者皆有,具体则与当地城市交通、出租车业、党派政治等情况相关城市案例|Uber vs. 多伦多:新公共政策的博弈城市案例|Uber在纽约:博弈不易城市案例|法国出租车业的保守与Uber的冲击城市治理|印度专车监管,安全先于创新)。


究竟要对专车进行怎样的管理?出于审慎原则,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向。展示来自不同立场者的讨论,变得更加可行。然而,就连出租车老司机这个群体本身,也有着一些不同的想法前出租车公司五星驾驶员钱斌谈出租车与专车之争:不改革,自作孽;乱改革,不可活南京出租车老师傅:专车是出租车司机华丽转身的机会。更不要说研究者之间的区别有多大(专车之争中,哪个以人为本?哪个鼓励创新?王晓蕾:面对“互联网+”,放开出租车牌照管制并不是最佳选择聂日明:专车需要保险制度设计,而不是重走发牌路


到了10月,交通部的管理办法终于开始征求意见。很显然,这需要更细致的研判——具体支持什么条款,反对什么条款,认为哪些条款方向不错但可以更好,等等宏论|学者该如何参与公共政策讨论:一个经济学者的视角。但在舆论场里,却存在简单的“支持”与“反对”两派。而我们希望,尽可能地避免这类话语。在“互联网+”、“创业创新”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话语之时,我们觉得,不急着拥抱,先去提问和研究,或许是更加重要的事城市治理|“专车新政”之辩:那些须厘清的问题城市治理|三问“专车”


去年的年终总结已经提到,我们认为,当下的媒体,已不宜再维护一种简单粗暴的启蒙话语,不应试图塑造某种新的“政治正确”,并将此看作可以令更多民众思考的入口。如果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复杂的,我们就应该展示其复杂的、富有技术性的一面。这是公共政策讨论所应有的面貌。需要在细节上做具体的权衡与讨论。


总之,我们认为,当下和未来的管理者就在我们的读者当中。这样的内容,可以令人养成一些好的思维习惯,使人不致于总是拍脑袋决策,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这与规划的少儿教育,是同样的道理一位规划师的建设性呼吁:我们还能为旧城做点什么?


专车是否导致拥堵?有粗浅的数据,但还不确凿可持续交通|高德报告:专车与堵城。它以目前的运营模式,是否令社会总福利提升了?在这一点上,我们还不知道。


有一点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不久前,Uber公开了纽约的数据,这令全世界的数据研究者十分兴奋,也是为进一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反映了互联网公司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妥协——主动公开的动力本不存在。而中国还没有互联网约租车公司去进行任何数据开放工作,或许是他们并没有感受到足够大的压力。


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或许是:互联网企业可以取代政府吗?如果它实际上取代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人们却不能用对政府的要求去要求它,这又是怎样的“监管红利”呢?这里其实是个人的疑问。


城市好视图:出行的秘密


这里是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如果按照重要程度,这件事本应放在前面总结。对我们自己而言,这是某种创新的起点:在组织上,我们尝试与志愿者团队“一览众山小”合作;制作方式上,则是以竞赛的形式,组队众包;在具体的呈现上,这也是我们自己涉足数据可视化、制作信息图的开始。首届“城市好视图”挑战赛:我们推动社会进步的那些事儿


借着竞赛的契机,我们也总结了过程与结果。数据开放始终是一个问题,我们组委会的志愿者,已然是人脉强大,但也只能收集到这些数据。所幸,各支参赛队伍都做出了新意,甚至超过了预想一览众山小:竞赛组委会话唠小妹的碎碎念


除了预想中的交通、规划等领域,教育方面的团队也参加了这个比赛,并提交了非常不错的作品。实际上,跨界交流本身就是我们期待的,正如这支团队的参赛者自己在颁奖沙龙上所说:“如果有数据,很想做一个学校周边交通情况的作品。”


但另一方面,数据也在逐渐褪去垄断象征。在城市好视图之后,上海也宣布了“SODA”比赛开启的消息,恰巧主题也选择了交通,赛事组织者是我们的朋友宏论|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与实践。我想,当大家不再为了“获得数据”而参赛时,所做出的应用才会更有意思。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在这个人人刷拇指的时代,做长图显然是必要的选择。但数据可视化本身的趣味,就在于可以用不同的顺序来阅读:一张大海报,可以从上看到下,也可以从左看到右,甚至从中间开始看。我的桌子后面,就贴着《城市中国》的图解海报。而手机则限定了从上到下的顺序,人们的思维被屏幕框成了单线程的。从这个角度说,《东方早报》可能是一些信息图更好的呈现平台。如果说报纸有什么优势,可能这需要被算作一项。


好视图竞赛实际上也是从一年前开始陆续筹划。在这一年中,为了把这件新事做得更好,我们组委会开了数次QQ视频会议去制定尽可能完善的比赛规则,而后我直接向领导汇报了这个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自己可以完成的文字编排,也与其他一些部门的同事合作,譬如制作专题、海报等一系列视觉呈现、签订合同及预支款项报销等流程,也与印刷厂、礼盒批发商等方面打过交道。其中也曾试图联系上海的轨道交通部门,看是否可以有展示位,顺带在线下传播品牌,但对方要求集团出商榷函,我们求助了领导,却找不到这项办事入口。


无论如何,把这些事情做过一遍之后,特别想感谢所有参与者和支持我们的人,尤其是合作伙伴一览众山小。这些琐碎和麻烦的事情,如果不是大家在看着我们,或许也很难坚持下来。大家一起玩,才是有意思的事情。城市好视图|当当当当,大奖最终花落谁家?城市好视图|感谢我们的砖家评委!伙伴说|“高大上”的评委团:好视图是服务社会的好事


颁奖沙龙的视频,还有待剪辑。我的打算是,自己买台适合剪辑的设备,把这个视频作为练手。


髀设与年轻人


此前的总结里提到了“年轻人”。那场澎湃作者维权的事件来信|埃因霍温不是被转载出来的——文章被转载后的所做所想),似乎随着一些事情而结束。大家都很忙,没有人能够负担业余时间维权的成本。但这一年来,大家仍然时有发现,一些大型门户网站,仍然在不尊重作者的署名权的情况下,抓取我们的文章。


这当然很无奈。但有很多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是我们自己能做的,不必依赖更上层或是外界的改变。


市政厅的新成员冯婧,带来了关注好的设计、年轻人的好想法的“髀设”。“髀设”来自“毕设”,即毕业设计。我们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年轻人经过充分调研之后,结合自身所学展现的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想法,而且并未受到来自就职单位本身的影响,可谓是体现“初心”的作品。


在这个计划之下,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访谈,并展示了我们认为好的设计。髀设·谈|陆小璇:在设计与远方,建造思维的空间髀设·展|从毕设到美国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亚特兰大环线


最后,我们收集到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各有其打动人之处。我们希望,这些内容有机会变成现实,或者把它们传播出去,与现实产生张力。


过去我们还只是请年轻人多写文章,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做一些微小的实践,体现设计自身的价值。恰巧,老家一位朋友,提供了这样的需求。我们将之称作“髀设·课题”,希望能做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一年来,我们与很多年轻人聊过,看到了热情和改变的动力。大家都在做不一样的事情,各种沙龙、竞赛也逐渐开展起来。而我们则希望,能树立起自己独到的价值。


年轻人也要有一些线下活动。一起看展、看村儿、看弄堂、看社区,也是未来会更多做的事情。在观察、提问、倾听和讨论之中,一些特别的东西就会呈现出来。髀设·游|EXCURSION 1:去西岸看城市空间艺术季,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城市研究


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越来越多。除了地理、规划、交通、人口等学科之外,还有社会学、环境科学、管理学乃至传播学,都在以“城市”作为学术论坛的题眼。


我们一直强调,要在更多综合学科上,呈现城市的运行机理。无论来自哪种视角,只要对相关的认识与实践有益,都值得介绍给更多人知道。


学术生产也在随着信息技术转型。这一年来,我们结识了更多学者,也得以比一些学术期刊编辑更早得知大家的研究题目,并能进行约稿。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去翻阅期刊再进行翻译和选编。


数据仍然很重要。在这一年,大数据已经是耳熟能详的概念,不止空间科学对此重视,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者已经把爬数据作为必需工作。起初只要是一则关于大数据分析城市的帖子,总能获得超多转发,但现在则不那么令人兴奋了看上海|用手机大数据看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数据|北京的人流在哪儿?用大数据看城市数据 | 春运迁徙地图哪家更强:基于数据视角的点评


或许,在这里,方法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可以学习并触类旁通;重要的是,发现了什么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譬如新的解释、新的趋势,或者新的秘密数据帝|2.7年:外来人口在上海扎根、向市中心迁移的一种代价?数据帝|难民潮涌入大量人口,将如何影响本地劳动力市场?


以及,更加重要的,可能是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清华同衡团队做的“学区房的秘密”,在澎湃新闻上,就获得了超高的点击,甚至快要超过了阅兵新闻的点击数。


我们希望,更多城市研究者,能在我们这里看到,其他学科、其他实践者在关注些什么,用何种方式对城市进行探讨。我们希望,不同的人能在这里凑起来,分析和解决同一个问题。“社区、创新、可持续”,这三个关键词,是目标也是手段。


艺术季与场所


深圳双年展还在进行之中,我们陆续还会发文。北京设计周早已是成熟品牌*城市创新|从北京国际设计周看胡同未来的可能性。今年的新生事物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城市设计进社区:作为起点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对这场身边的活动,以及其他的上海空间实践,我们也在关注和讲述重新装载:工业建筑的新生上海愚园路:历史风貌区的重塑新生?进社区|城市如何不再宏大叙事:上海徐汇风貌保护的实践活力来自公共生活:曹杨新村中的新空间我们目睹了这场活动的一些策划过程,也组织了一次观展。


这类在特大城市兴起的活动,或许与一种“场所”的精神相接。


大约每周我们也会来讲一个“场所”的故事。从各种角度,来描述某个特定的场所,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微观的城市研究或设计场所|上海:街区商业的死与生场所|长辛店记场所|鹊桥从何架起:城市的相亲空间场所|厦门沙坡尾:避风坞的浪潮场所|广州小洲村老人院调查


从关心场所出发,可以延展到关心它为何变成这样,关心它与周边的关系,关心整座城市其他同类场所,关心其中的参与者,关心相关公共政策本身。我们觉得,这是一块很能唤起“市民性”的内容,这将与未来的具体事件相关。中国城市,能不能不拆老菜场?福州市民是如何为城市建言的:一份对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的意见与建议市民应该怎样关心自己的城市:厦门人对沙坡尾的讨论


本质而言,这其中需要自下而上的行为。我们也在想,可以做点什么更有意思的事情呢?


知行合一


市政厅也让我自己得到一种内在的感召。信仰不是一种知识。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


我们做了很多强调“地方性”的文章城市案例 | 社区治理与塑造地方性:日本的阿童木通货城市案例|从东京到京都,日本文化厅要为“地方创生”迁出首都?,如果在关注这个方向的时候,却忽略了自己的家乡,那就意味着,自己不真正愿意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吧。


前面说到,大连有一位朋友,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需求。这或许也可以算作是我对生长于斯的城市的一种实践。


希望它能留住更多有意思的人,希望美好的东西并未远离这座城市。


在朋友的邀请和接待下,年末还跟着一位学弟回了一趟家,请他在那里做一次关于读书的分享。我深知,在那座城市,一些人得以相聚,是有多么不易。我想,那里如果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多有意思的人就不至于因失望而离开吧。


每次回家,这座城市都变得更老一点,也更平庸一点。当年我说它是大气而精致的城市,如今只有摇头的份儿了。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儿逐渐消磨,而它的市民似乎也不再那么执着于“苞米面肚子,毛料裤子”的台型,得过且过,又能如何。


从满铁旧址到中山广场,老建筑缺乏维护修缮,砖石破落,但这也算是幸运了;更多当初日本人精心建造的房子,连着这座城市的自身风貌,已全被毁掉,新建的商业街既毫无特点也毫无人气。这可能只是这座城市一些困局的外在表征:一面人口流失,一面卖地,各种办事还是不得不托关系。


宏观的困境,说来可能令人无力。但每个人都能做一点事情,来试图改变一点什么吧。


一座城市未来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我能做的,也只是如此。若能让外界更好地认识这座城市和它承载的近代史,那么因为外面投来的重视目光,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就不会轻易去毁弃那些重要的东西;更多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就会拥有特别的骄傲。那些是这座城市居民的财富与记忆。


这里不是文化娱乐的高地,文化人在此很难出名,很难出作品。他们必须去北京,去上海,去湖南,去浙江,去寻求更好的支持网络,一旦功成名就,便以“国际化”的面目出现。或许,很少有人去想,能反过来为自己的家乡做什么。


乡愁确实是一种高贵的情感。在特大城市生活的大连人,或许已无法为家乡而骄傲,但如果能以自己的见闻,为这座城市树立一些先进的标杆,让它不致于目光短浅,知道怎样才是吸引人才的正确方式,可能会比在那里生活要更好。


我们在促成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未来


以上夹杂了很多个人的想法。事实上,还是有很多没有来得及推进的事情——这单纯只是出于人手和精力的不足,一定要尽可能去弥补。


另外,写到结尾,还是有很多常规的内容,来不及一一列举。譬如,澄清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堵城”是路网供给不足造就的吗?,做一些有意思的城市评论郑东新区造城记:异域乌托邦十五年。这些,都是这一年来所做的工作。


新的一年,感谢那些一直关心我们的朋友,正是从你们长久注视的目光之中,我们获得了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的动力;也感谢刚刚注意到我们的朋友,是你们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也让我们知道,有更多人正在投身于我们所感兴趣的那些事。


我们也愿意,与更多有着同样愿望的个人、机构和组织,进行有益的合作,做出更多尝试。欢迎发邮件联系:wangy@thepaper.cn


在路上的朋友们,我们都是未来的回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